磁導率
發布時間:2012-08-28-18279在磁學中,磁導率代表材料導通磁通的能力。在給定磁感應強度的情況下,磁導率的大小是磁心材料能夠被磁化到這個磁感應強度難易程度的量度。它的定義是磁通密度B對磁場強度H的比值,制造廠商給出的磁導率單位是高斯每奧斯特。
磁導率=B/H(Gs/Oe)
在cgs單位制中真空的絕對磁導率µo是1(Gs/Oe),即
cgs:µo=1,Gs/Oe=T/Oe*'10四次方
MKS::µo=0.4π*10負8次方(H/m)
當如圖1所示相對于H點B時,所得到的曲線被稱為磁化曲經。這些曲線是理想化的,磁性材料被完全退磁,然后,逐漸增加磁場強度來畫磁通密度。在任何給定點曲線的斜率給出了該點的磁導率。對于典型的B-H曲線可以畫出其磁導率曲線,如圖2所示。由于磁導率不是常數,因此,它的值只能針對給定的B或H來描述。帶磁性材料的電感,磁導率不同直接影響電感量的大小
圖1 磁化曲線
圖2 磁導率µ沿磁化曲線的變化
現在有許多不同的磁導率,它們每一個都用符號µ的不同下標來指明。
µo:絕對磁導率,用真空中磁導率來定義。
µi:初如磁導率, 如圖3。
圖3 初始磁導率
µ△:增量磁導率,是具有附加直流磁化情況下,一定磁通密度的峰—峰值相對應磁化曲線的斜率。如圖4所示
圖4 增量磁導率
µe:有效磁導率
µr:相對磁導率
µn:正常磁導率
µmax:最大磁導率
µp:脈沖磁導率
µm:材料磁導率
µ1:初始磁導率,是初如磁化曲線在原點的斜率。它是在很小的磁感應強度范圍內測量的,如圖3所示。
上一篇:聯系方式
下一篇:磁心引入空氣隙的作用